您好,欢迎访问MBA学习网!

服务热线 hotline

010-62750882
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问答 > 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01

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上,Visa公司首席执行官艾克礼表示,Visa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的项目,自2018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体现为找到减贫和增强在中国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项目。由Visa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调研小组,在过去一段时间调研了5个省份和10个城市,并于3月22日发布了第一期合作成果。艾克礼提及的合作成果就是由Visa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共同推出的《数字普惠金融助推扶贫攻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3673aef3956b869bcdc655dadf96e175

  2018年,Visa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达成为期两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展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探索利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解决方案,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经验。此次发布的《报告》通过深入探究国内外的各类案例,为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挑战提供了来自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服务提供商的最佳实践。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现实挑战


  《报告》指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突破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面临的障碍,但需要完善基础条件,例如信用信息汇集共享、信息化投资建设、面向贫困户推广数字金融应用等;同时,也需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其他“三农”服务商在内的支农利益相关方加强互补协同,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防控化解风险,促进贫困户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9月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从1978年到2017年,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7年末的3.1%,其中17个省份贫困发生率已下降到3%以下。根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以及国务院新闻办2018年12月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白皮书,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虽然成绩显著,但要在2020年前全部实现脱贫,还需进行艰苦努力,包括完善金融扶贫各项措施。


  《报告》显示,中国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成效明显。截至2017年末,银行业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6%;农业保险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5%,村级覆盖率超过50%,农业保险承保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4%。通过ATM、POS机布放,全国行政村的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超过96%。银行业金融机构为607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2497亿元扶贫小额贷款,户均4万元,四分之一的贫困户获得扶贫小额贷款。但在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国有将近2亿农村人口有待享受更好的正规金融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具有基础意义。


  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报告》指出,信息不对称是普惠金融服务风险管控的关键难点,依赖人工服务则是导致成本约束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走创新之路,形成新的业务模式。例如,通过借助高效率、低成本的客户信用信息收集评估途径降低信息不对称,并加强贷后管理,改善风控效果。再如,通过电子化替代人工服务来降低成本。从数字技术层面看,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电子化金融服务不受时间、空间约束,便利性、服务效率都远胜于传统模式,在农村地区包括贫困地区更具有明显优势。


  《报告》显示,中国科技金融发展迅速,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基础。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有57%的成年人使用手机或互联网购物、支付,比2014年增长一倍,超过52%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则显示:2017年全国使用电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为77%,其中农村地区为67%。科技金融迅速推广的原因在于中国信息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处于领先水平。世界银行该份报告显示,发达国家68%成年人使用互联网,中国的比例为49%,而中国以外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值为11%。如何更好解决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障碍,需要积极探索技术和机制创新,而数字普惠金融在这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诸多探索,在第三方支付、农村助农取款点、电子银行等领域大量应用了信息技术,有诸多成功案例,为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新途径。这些实践也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在扶贫攻坚战中发挥重要促进作用。


  《报告》特别指出,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风控管理依赖第二还款来源,即使不要求抵质押或担保,也必须要有信用记录,这种业务模式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匹配。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的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广泛收集、分析客户信用相关信息,更有效判断客户的真实还款能力和意愿,包括进行反欺诈筛选,同时还可以与农村客户的上下游商户直接衔接业务流程,改善贷后管理绩效,在风控方面独具优势。通过线上收集数据和线下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可以通过交叉检验,达到更好效果。目前,已经有一些农村信贷机构基于微贷技术原理,通过研发建设或与外部合作方式改进风控模式,取得新进展。


  总之,数字技术是推动金融业态和服务模式发展创新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改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是大势所趋。因此,扶贫攻坚有待基于数字技术更好发挥促进作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相关对策建议


  《报告》在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助推扶贫攻坚作用的对策建议方面指出,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扶贫攻坚的促进作用,既需要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创造条件,改善发展环境,完善配套政策机制,也需要提高金融服务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协同性,完善共同发展机制。在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环节,应以全面覆盖农村弱势群体和小微企业为导向,按照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律经营,使服务主体的收入能够覆盖成本和风险。为此,以电子化替代人工服务,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克服传统模式面临的人口密度低、单笔业务规模小、交通成本高等问题,切实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借助数字科技领域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对客户信用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贷后管理条件,使信贷资金用途、客户现金流等信息更加透明,完善金融机构自身内部治理,提高内部审计监督能力,从而整体改善风控状况。


  《报告》建议,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扶贫攻坚的助推作用,需加强以下五项工作,即加快推进金融信用信息汇集与共享、推动服务网点功能融合、沿产业链完善普惠金融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强协同机制、推广行之有效的改革经验和模式。


  最后,《报告》在总结中指出,数字科技可以为改善普惠金融的服务绩效提供关键支持,但数字科技的作用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领域推广应用的基础条件是否具备,包括进行必要的IT投资,完善信用信息的汇集、共享机制。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只能从改善供给侧服务的角度助力扶贫攻坚,并不能解决信用风险的源头问题,如贫困户的生产经营能力提升。先进的科技要为知识能力有限的贫困户提供更好服务,达到广为接受,也需要持续努力。为此,未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助推扶贫攻坚需要解决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金融机构进行信息化投资的成本分摊问题,二是如何建立更有效的信用信息汇集与共享机制,三是如何有效降低贫困户信用风险。


  另一方面,需要各利益相关方加强彼此的联接与沟通,促进信息交流和行动协同。创新、互联、共享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扶贫攻坚战的过程中,除了推进科技和服务模式创新,促使不同行业共享客户和信息并兼顾隐私保护,还需要促进业务衔接和功能互补,以提升整体效率,具体包括如何有效地促进金融机构与贫困户衔接,促进政府与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衔接,支农服务供给侧的相互衔接,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衔接。这需要借助数字科技创新应用的发展成果,结合当地实际条件进行探索,也有待各地形成特色经验模式。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标签:

联系我们
Processed in 0.308846 Second , 49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