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微软,尤其是微软亚洲,对区块链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微软宣布以其Azure云平台为基础,在台湾成立亚洲“首个最先进的联盟区块链网络”。2017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推出了企业级开源区块链基础平台Coco Blockchain Framework(Confidential Consortium Blockchain Framework),可以一键解决企业区块链的三大挑战——性能、隐私和组织管理。
2019年3月的香港,微软金融服务亚太区高级总监Connie Leung,听她介绍了微软亚洲的一些金融科技进展。
微软的金融服务客户涵盖银行、保险和资本市场的其它参与者。亚太地区是一个非常广泛和多元化的市场。微软也分为大中华区、日本、韩国、印度和澳洲、新西兰等五个区域。在对汇丰银行等全球银行、以及中国的五大行等区域性银行的服务过程中,Connie观察到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新技术正在实现对传统金融的革新,例如风险管理和计算、支付等技术都有迭代。在此过程中,微软是解决方案供应商。她说:“我们可能是第一个进入区块链市场的云服务商。”Connie肯定了联想的技术包容性,她说:我们对所有技术都持中立态度,支持合作伙伴的生态系统,例如基于以太坊的生态系统。
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
微软和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在政府搭建贸易融资或供应链的监管平台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Connie指出:“我们确实需要进行监管和合规性讨论,微软在过去四年中与全球市场上数百家监管机构进行1对1的对话。这是我们所扮演的值得信赖的顾问角色。我们被允许提供云服务吗?法规依据是什么?政府在监管和治理方面需要怎么做?如何为我们的客户保密属于他们的数据?其实政府也需要得到我们的指导和沟通,为他们提供决策参考。所有这些,我们需要先让政府了解,它们才能说:好吧,你可以使用云技术。”
为此,各地监管机构成立了金融科技办公室。香港有金融科技办公室,新加坡有金融科技办公室,许多其他地方都有金融科技办公室。Connie视这些金融科技办公室为推广市场信息者。微软乐于与这些机构合作。正如2017年,微软与香港金融科技监管部门合作,率先在香港成立AI(人工智能)工作室并开始向市场推出AI概念。与MAS(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有类似的合作。
搭建基础设施
谈及与竞争对手IBM的不同之处,Connie说“我们从不在封闭系统中工作。”在早些时候,区块链是非常新的,它就像一个万金油,区块链的挑战是非常新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客户是谁,哪种技术最好。自己闭门造车是相当冒险的。我们是一个平台,我们拥抱合作伙伴,以便互相成就,相辅相成。所以我们构建了一个开放平台,为此配置了一个开发团队。微软理解区块链开发需要不断试错,因此成立了类似沙盒的机制,让客户能够在失败时便利地回到原点。为了达致这样的目标,微软需要在背后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搭建。
现在微软金融服务团队已经与开发团队一起创建了示例,客户现在可以访问开发库并获取所有最佳示例,了解如何使用SMS实际将数据上链。他们会发现,只需要通过一些API设备,即可将数据上链,而不不必从搭建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开始。
行业的一些创业公司,如“we trade”和“Marco Polo的成员R3”也在做金融科技赋能的贸易平台。与他们相比,微软更像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R3与泰国银行合作的项目实际上是搭建在微软的平台上。因为在区块链上,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开源的,微软也很欣赏并践行区块链的共享精神。
在加入微软前,Connie在Swift有7年的工作经验。针对“swift系统因为付款效率低下,有可能被区块链替代”的杂音,Connie表示:“Swift是非常好的金融基础设施。我没有看到需要替换Swift的任何理由。只不过Swift需要不断拥抱新技术,提升原有的产品,而Swift也确实在这么做。”Connie介绍了自己的新老东家合作的一个项目试点。这是一个在赛普拉斯发布的试点,主要为了解决岛屿网络受到攻击的风险。微软云和Swift合作,已经使用Microsoft Treasury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测试,结论是已经在云端完成了连接,向微软的clould网关系统成功发出了一条付款指令,证明解决方案可行且足够安全。很多银行对它非常感兴趣。“Swift也是一个基础设施,微软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我认为我们需要聚集在一起,增强我们的能力,以便持续降低客户风险和成本,提升安全性。这件事应该持之以恒。”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