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9年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10月CPI同比上涨3.8%,涨幅有点超出预期,但从总体认知看,业内普遍认为猪肉价格大幅波动是CPI涨幅超预期的主要因素。也正因如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应该不会因为这样的物价上涨而提高利率。
11月11日(今天),A股走出低开低走行情。截至沪深股市全天收盘,上证综指收报2909.97点,下跌54.21点,跌幅1.83%;深证成指收报9680.57点,下跌214.8点,跌幅2.17%;创业板指收报1673.13点,下跌38.09点,跌幅2.23%。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同比情况看,10月份猪肉价格上涨101.3%,影响CPI上涨约2.43个百分点,占CPI同比总涨幅的近三分之二。从环比情况看,10月份比9月份,猪肉价格上涨20.1%,涨幅扩大了0.4个百分点,影响CPI环比上涨因素约0.79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涨幅的将近90%。
2019年2月份以前,猪肉价格不断下跌,并拖拽CPI一起下行;2月份以后,消费量开始逐渐回归正常,猪肉价格开始上升,同样对CPI产生影响。尤其是今年6月份以后,CPI受猪肉价格影响的态势更为明显,环比涨幅扩大,对同比涨幅形成较大刺激。
中国现在压低CPI的有效方法应当是想方设法增加肉食供给,而不是采取紧缩货币的方式。理论上说,紧缩货币只能进一步压低全社会的需求,但却抑制不住人们吃肉的欲望。所以,用紧缩货币的方式抑制“人吃肉”,无异于“猪得病、人吃药”,不仅毫无意义,反而会破坏内需。但是,“利率高低猪决定”的历史经验毕竟是存在的,所以股市投资者担心货币政策受到猪肉价格影响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次不一样。在全球市场以价格下跌为主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应该不会用利率手段应对短期猪肉价格的剧烈变动,但这不意味着央行在操作技巧上有创新。
比如,面对新的CPI数据,如果央行不需要通过紧缩货币应对,那就可以适度开展逆回购操作,以控制货币市场利率,避免让7天期shibor的轻微上浮而产生过激的市场效应。
这样的操作手法对于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倍显重要。
有市场研究人员提出,“CPI上涨可能制约央行货币宽松”。提出这样的观点没什么错误,本来就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问题是:第一,这样的看法并不排斥央行继续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也不排斥稳健中通过一些政策手段引导利率下行,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措施;第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央行一直强调“稳健货币政策”,并未实施宽松。另外,也有财经类网媒将“股市下跌”和“宽松货币或受限”联系在一起,这既不科学,也易误导舆论。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源互联网,仅供阅读,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