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对探索人生和人性有兴趣,并属于下列之一: 1、对洞察人心理解人性有要求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等; 2、希望学习心理学的教练、咨询顾问、培训师、律师及其他自由职业者; 3、有志于推动心理学社会化应用,希望正本清源学习心理学的社会人士; 4、渴望应用心理学突破固有心智模式、实现个人成长,开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士。
外在世界剧烈震荡,颠覆了许多我们不曾怀疑过的认知。通过积累物质财富,来稳固我们内在安全感的惯性方式,也遭遇了挑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持续的自我更新成为了一种确定性的时代要求。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提供多元的视角推动思维迭代,应用专业方法,开辟化解内在冲突的宽心之道。具有百年人文底蕴的复旦大学,汇聚国内外顶尖心理学家,搭建终身成长的学习平台,召唤具有自我更新精神的时代精英们重回校园,秉承复旦精神,博学而笃志,从心灵出发,探索人性本质;切问而近思,以人为中心,探寻人生意义。
应天时,一趟深入而系统的心理学研习历程,蓄势待发;得地利,一群同时代、共命运的学习伙伴,朝复旦而来;为人和,一项追求内在和解、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的幸福使命,开启践行。
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对探索人生和人性有兴趣,并属于下列之一:
1、对洞察人心理解人性有要求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等;
2、希望学习心理学的教练、咨询顾问、培训师、律师及其他自由职业者;
3、有志于推动心理学社会化应用,希望正本清源学习心理学的社会人士;
4、渴望应用心理学突破固有心智模式、实现个人成长,开启终身学习的社会人士。
1、自我更新:提供探索人心本质的逻辑与路径,增进学习者对自身行为模式与心理机制的理解,调节自我认识的清晰度,拓展自我理解,提升自我把控和自我悦纳的能力。
2、关系梳理:提供关系探索与互动分析的新维度,梳理关系中的复杂现象的成因,总结心理规律和应对法则,增强人际关系的驾驭能力,提升关系品质、和谐人际氛围。
3、意义求索:提供心理叙事地图,帮助学习者重新梳理心路历程和生命故事,触及生命意义本质,开启优势思维,远瞻价值使命。
4、人际焕新:重回校园环境,沉浸学习氛围,建立能够研讨心话题、分享心共鸣、提供心支持的学习伙伴圈,毕业后,进入复旦心理人校友会。
第一阶段
众生与我
从社会现象出发,深入群体之中,观察他人以及人际互动现象;而后回到个体内,探索人心的结构与特质。
重点聚焦在社会群体事件、职场人际关系、原生家庭问题、婚姻与家庭关系、自我内在探索。
时间与我
加入时间的维度,在毕生全程中,观察心理的发生发展阶段与特点;回历史长河中,探索心理的根源本质及其适应法则。
重点聚焦在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中年危机、老年心理特点、婚恋择偶机制、人性善恶根源等。
智能与我
聚焦人类智能的核心,进入脑科学领域,熟悉智能研究的新进展;回到心理学的基础中,掌握心智编程的底层代码。
重点聚焦在情绪的脑机制、脑科学与健康、脑科学与教育、人工智能的启示、心理学经典研究的启示。
第二阶段
通过深入人性两面、重构生命故事、提升优势思维,三大专题的应用课程,来完成追寻人生意义的方法和应用的学习。
人性两面
拓展对人类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认识,深入极端心境和精神状态,理解天资与癫狂悬于一线;体验视角的切换,发现乐观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实现健康幸福追求。
重点聚焦人格特点、心理危机识别、犯罪行为心理机制、乐观的训练、幸福的方法。
重写生命故事
重回谈话现场,观察和学习心理谈话的技术与思路,提升沟通品质,实现心理助人;重整人生经历,完成生命故事的重新叙说,实现生命深层的意义追寻。
重点聚焦人际冲突化解、心理沟通技术、用叙事心理学解构和重新建构生命故的实践,深入探索生命意义,建立心灵伙伴关系。
提升优势思维
发现不同思维模式的切换开关,聚焦正向思考,建构问题的解决之道,自我赋能,拓展生命影响力。
重点聚焦在不同思维模型的拆解和认识,深入认识思维困境的成因,塑造优势思维的方法,建构宽心之道的实践。
第三阶段
通过丰富的专题讲座和研讨活动,完成学以致用的多元整合。
致用整合
站在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捕捉心理学应用的热点,为自己的研修之路做精彩小结,也延展博学笃志,近问切思的深度求索之路。
重点聚焦在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在教育、职场、艺术、科技领域的不同贡献。
陈斌斌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博士
吴国宏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发展心理学专家,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
高隽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李强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导师,曾任精神科医师
杨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博士后
梁宁建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王继堃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后,精神科主治医师,心理学讲师,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师,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
迟毓凯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心理测评系主任、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后
赵昱鲲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顾问委员,“清华-北大-伯克利”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
许维素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教授、《中华辅导与咨商学报》(TSSCI)主编、台湾焦点解决中心顾问、台湾辅导与咨商学会常务理事
吴咏怡
ICF认证大师级教练MCC,ICF(国际教练联合会)北京分会前主席,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博士,香港大学ICB特聘导师
刘佳
资深优势教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邀优势导师,《得到》APP问答委员会首批专家,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
1、学习时间:每月两天(双休日)上课,时长8个月,共计16天
2、学习方式:以课堂面授课为主,讲座研讨为辅,学习期间有学以致用作业。
3、上课地点:复旦大学校本部(邯郸路校区)
完成课程学习,提交学习总结报告,通过结业答辩,学校将为考核合格者,颁发复旦大学人和心理学研修课程结业证明。
课程发布于:2022-01-04